「透露一塊布的訊息」,這是恆正老師這次在文大的講題,一塊布究竟能透露出什麼樣的訊息呢? 恆正老師提到學生時期,曾經有一位老師出了一個作業,請他們交回兩塊布,一塊布是正在發燒的布,另一塊,是快要發燒的布,這是恆正老師第一次體認到,原來透過顏色、質感、觸感、光澤,布,是會說話的。
整場講座,恆正老師不停的提醒著台下的學員,設計是生活體驗的整合與抒發,設計的感覺=視覺+聽覺+嗅覺+味覺,是一種五感的交融,而美感的培養,最好就是能夠身處在一個具有美感的環境,無論是就學環境、生活環境或是工作環境,靈感的湧現,往往就是當你身處於一個舒適、美麗、令人愉悅的空間時。
老師還特別砥礪了台下的學員,如果要有好的、有深度的設計作品,必須要多方位的涉獵各種新知,而不光只是鑽研於自己設計的專業領域內,例如恆正老師就非常喜歡看各式各樣的食譜,有時部分的設計作品靈感來源可能就是某一道菜的擺盤、配色、或是食材的紋路,而從小被迫學習小提琴的經驗,也成為恆正老師設計的一大助力,正因為對音樂的敏感度,所以在聽到音樂的時候,腦海中自然而然的就能浮現影像與畫面。
整場講座的重頭戲,就是恆正老師向大家分享他設計作品的時候啦!
恆正老師的作品風格變化多端,有「果陀劇團」《東方搖滾仲夏夜》與「台北愛樂」《魔笛狂想》般的奇幻風格,有「國立台灣豫劇團」《劉姥姥》般的京劇風格,有台灣或中國早期如「音樂時代」《世紀回眸‧宋美齡》、《四月望雨》、《隔壁親家》、「台南人劇團」《閹雞》以及、「國立台灣豫劇團」《慈禧與珍妃》的服裝設計風格,也有西方中世紀如「創世紀劇團」的《唐喬望尼》等劇的服裝設計風格,也有現代的時裝搭配如「嵐創作體」的《玩‧全百老匯》,還有較為意識形態的,例如「台南人劇團」《終局》以及《落腳聲》等作品…… (++看老師的重要作品清單請點這),在這裡也要特別提到老師在2009年獲得WSD世界劇場設計大賽「服裝設計金獎」兩部作品《Endgame終局》以及《Lysistrata利西翠坦》,這真是台灣人的榮耀阿~~
(圖說:世紀回眸‧宋美齡演出劇照)
(圖說:四月望雨演出劇照)
(圖說:慈禧與珍妃演出劇照)
(圖說:09年WSD世界劇場設計大賽「服裝設計金獎」得獎作品《Endgame終局》)
(圖說:09年WSD世界劇場設計大賽「服裝設計金獎」得獎作品《Lysistrata利西翠坦》)
當然老師也特別介紹了《隔壁親家》這齣戲的服裝設計,怕大家一次看完會太累,分兩篇文章,下篇文章見分曉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