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歡喜冤家」通常形容男女的恩怨宿戀,表面爭執不斷卻又彼此牽掛,其實在朋友間也是如此,就像台灣音樂劇二部曲《隔壁親家》的石龍伯(澎恰恰 飾)與粗皮雄(許效舜 飾)一樣。
兩位原本穿一條褲子長大的麻吉,卻因社會變遷、名利權勢「比較」,讓原本的親家關係變成爭鬥不休的冤家,弄得水底寮村天天燒滾滾,上演各齣精采對手戲,隔壁的好鄰居演變成兩座分隔島,比金錢、比房大小、比生男生女,比比比……永遠在「比較」的那條線計較毫釐。
在「比較」心境下,石龍伯與粗皮雄失去友情、失去恩情,也影響兩家兒女的姻緣,很多觀眾看到這一場景時往往感觸很深,彷彿也被牽動了內心那一段褪色的友情、親情。一對本不應存在的冤家因為彼此心結,又沒人肯先低頭,往往因此失去生命中可能的親家!
飾粗皮雄的舜哥曾說:「無一世人的冤家,有緣才有機會做親家。」《隔壁親家》提供一個更高的視野,重新審視這一路的「遺撼」,告訴我們,只要放下「比較」的那一條線,命運將可被轉化,只有親家更親,再沒有冤家這個阻礙我們提昇的名詞了。
不妨停下腳步,看看你身邊那位被你視為「仇人」的冤家,說不定,他/她其實是你人生路途上最好的親家!
全站熱搜